靈工資訊
聯系我們
手 機:
13510180883
18923819799
地址:
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永豐社區寶樂寶和大廈1207
國家“看得見的手”統籌靈活就業社保難題,外賣騎手將成優先試點
2021年,中國靈活就業人員規模已經擴充到2億左右。隨著新就業形態從“變量”成為“常量”,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問題被提上日程。
2020年8月,人社部擬針對靈活就業人員開展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的消息一經公布,便引發社會對新形態就業者權益關注的“漣漪效應”。
外賣騎手、即時配送騎手、同城貨運司機……在國家統籌、企業破局的協同努力下,這些曾經被打上打零工、不穩定、沒保障等標簽的靈活就業群體,其社保難題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經濟迭代,靈活就業群體社保問題引關注
新形態就業者的涌現,根源于經濟模式的迭代。但政策的完善與經濟的發展之間,并非同步進行,而是必然存在一定的時間差,這就導致許多新生市場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勞動權益問題備受關注。
以網上討論最多的騎手社保問題為例,關于給外賣騎手上社保的討論由來已久,但是長期以來,我國社保體系與勞動關系均為“綁定關系”,但外賣行業鑒于騎手需求、用工模式的不同,用傳統社保制度去規范外賣行業的新就業形態,難免有方枘圓鑿的尷尬,這正是騎手社保問題的癥結所在。
對于騎手來說,多數騎手的核心訴求主要在于收入——希望派單量多一些、單價高一些。現行平臺機制下,有商業保險作為保障,部分騎手對于長期保障的社保需求并未十分強烈,畢竟扣除社保上交的支出,拿到手的切實收入與利益確實少了。
對于平臺來說,全面覆蓋五險一金的社保體系,無疑將面臨不切實際的龐大支出。根據美團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2021年上半年,美團日均活躍騎手超過100萬人。一個企業給百萬體量的騎手上社保,這種壓倒性支出顯然并不現實。
然而,從長遠來看,面對容量持續擴大的騎手基數,同時又必然是政府解決民生問題、平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因素。如何才能在騎手利益保障與現實情況中間,取得一個不偏不倚的“平衡點”?
國家統籌,職業傷害保障成破題關鍵
好在,國家“看得見的手”已經為企業的進化之路指明方向。
作為政策的“前哨”,過去兩年兩會提案,已然推動改善了不少騎手的權益保障問題。
比如全國人大代表許小英曾提出,研究調整社保政策的“有勞動關系才可以繳納社會保險”基本思路,確立沒有勞動關系也可以繳納工傷保險的規則。
從后續來看,這個提議明顯得到了采納。騎手社保的問題,獲得了國家相關部門的明確答復。
2021年8月,時任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在國務院例行政策吹風會上表示,人社部擬開展職業傷害保障試點,保障平臺靈活就業人員權益。
在1月28日的四川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省人社廳就透露,正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適時組織開展平臺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一旦外賣小哥等人員在工作中發生傷害事故,將會按照工傷保險相關規定得到相應補償。
從國家力量的政策不難看出,作為社會保險的重要分支之一,“職業傷害保障”成為促進社會保障與勞動關系解綁的解題思路。
其背后邏輯不難理解:由于騎手的工作一直都處于“在路上”的狀態,風里來雨里去,遇到危險和意外的概率比較大。相比于落地困難的五險一金,從工傷保險幫助騎手接入社保體系,過渡更為平滑,消耗的社會資本也相對較低,是靈活就業群體社保破題的優先之選。
政企聯動,打造勞動保障“中國模式”
在國家統籌規劃下,各大平臺很快就找到了破局的方向,企業對騎手勞動者權益的保障步伐正逐步加快,政企聯動、同頻共振的平臺經濟發展新局面顯現雛形。
去年9月10日,人社部等4部門對美團、滴滴等企業保障勞動者權益開展聯合指導。美團表示,將響應國家號召推動落實騎手的職業傷害保障計劃,完善騎手社會保障,努力解決騎手工作的后顧之憂。
美團落地的種種政策,離不開國家統籌的清晰指引。從靈活就業群體職業傷害保障試點這一切口,可以看出無論何時何地,統籌全局、精準施策的國家力量,始終是中國互聯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持續進化的底氣所在。
可以預見,在新經濟形態日趨完善的未來,這一融合政府與企業的“中國模式”,將為更多持續涌現的新職業就業群體提供更精準的勞動保障、打造更有溫度的勞動環境。